• 「藝術是下了舞台後,生命品質的呈現。」

    「藝術是下了舞台後,生命品質的呈現。」

劉若瑀 創辦人

1980年代初期為蘭陵劇坊主要演員,1983年赴美國紐約大學戲劇研究所深造,獲劇場藝術碩士學位,1984年經由遴選,獲選進入波蘭劇場大師果托夫斯基所領導的工作坊受訓一年。 1988年創立「優劇團」; 1993年,邀請黃誌群加入劇團,開始嘗試將擊鼓、靜坐和武術融入劇場創作,開創一系列「優人神鼓」作品。2007年與景文高中合作創辦「景文優人表演藝術班」,於高中學制中傳承表演藝術。

劉若瑀結合果托夫斯基身體訓練、東方傳統武術、擊鼓、太極導引等元素,探索出以靜坐、苦行為表演質地之「當代肢體訓練法」,在專業領域上具開創性;她廣闊地運用音樂、戲劇、文學、舞蹈、祭儀等素材,持續創作,不斷獲邀參加國際重要藝術節表演,呈現台灣優質劇場表演藝術,具世界觀與當代美學之特點,並獲國際藝壇高度重視;以「優人神鼓」實踐道藝合一、東西交融之理念,長期向下扎根,傳承表演藝術,成果斐然,影響深遠,三十多年踏踏實實的耕耘,優人神鼓已然在世界上,發揮了能量。
贊助優人  我們很小夢很大

主要劇場作品包括:《Medea在山上》、1988年《地下室手記浮士德》、1989年《母親的水鏡》、1996年《種花》、《笑殘菊》、1998年與黃誌群合作《聽海之心》;2002年《金剛心》榮獲「第一屆台新藝術獎-表演藝術類首獎」、2003年《蒲公英之劍》、2005年《禪武不二》、2006年《與你共舞》、2007年《正版禪武不二》、2007年《入夜山嵐》、2008年《空林山風》、2009年新版《入夜山嵐》、聽障奧運開幕《曼達拉》、《喂,向前走》、2010年《鄭和1433》、2011年《時間之外》、2017年《墨具五色》、2020年《祭天》等。

優人神鼓

「優」在中國傳統戲曲的意思是「表演者」。
「優人」即表演的人。
「神」是人在高度專注下,所進入的一種寧靜、無我狀態。
「優人神鼓」亦即「在自己的寧靜中擊鼓」。

聯絡諮詢

訂閱電子報